今天是:     

艺术产业园区:如何成为新的城市文化聚落
发布日期:2016-02-02 17:08      来源:营口日报

    北京798、成都蓝顶、上海红坊……20年来,国内艺术产业园区经历了从自发聚集到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一些活跃于上个世纪末的艺术产业园区,如今有的成了知名旅游目的地,有的在短暂的热闹后逐渐淡出,但同时也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艺术产业园区投建。新的发展阶段怎样激发艺术产业园区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的点在哪里?在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产业园区代表和业内专家共聚北京,探讨艺术产业园区的发展之路。

从自然生长的1.0到规划发展的2.0

    国内艺术产业园区产生于上世纪末,它以艺术、设计为核心驱动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内容承载,并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近10年来,艺术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其中代表。那里是原国营718联合厂的电子工业厂区所在地,1989年,工厂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开始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

  “1995年,隋建国最早租下大厂房做雕塑,但798艺术区真正发展起来是从2002年开始的。”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说。当时,主导798改革的王彦伶一直想把厂房租出去换取现金流,以支持产业发展,但这些带有包豪斯风格的厂房一直无人问津。

    2002年7月,专卖国外艺术类图书的罗伯特提出租用厂区的回民食堂,王彦伶决定关掉回民食堂,租给罗伯特。转机由此发生,很多艺术家开始来买书、看书,并陆续在这里成立工作室。到2004年,798艺术区纯艺术类的租户已有73家。2005年以后,更是出现了井喷。如今,798艺术区不仅是北京的当代艺术地标,还是时尚品牌最青睐的场所之一,更成为声名远播的旅游目的地。

  “2014年,798艺术区共吸引游客4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30%。”王彦伶说。他将798艺术区的发展模式总结为“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设计师—时尚创意品牌发布—创意产品—旅游—城市休闲—餐饮酒店—知名品牌—商业地产”,如此循序渐进,环环相扣。“2014年开始,798艺术区又迈入了主动策划、调整发展战略的阶段。”

  如果把798艺术区这种艺术家自发形成工作室群落的成长模式称为1.0模式,那么,艺术产业园区的2.0模式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了投资人干涉性介入。“目前为止,中国艺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两代,第一代是以北京798、上海M50为代表的园区,第二代则是像上海红坊这样规划发展的艺术园区。”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郑培光认为,如今,艺术产业园区的兴建伴随着传统产业走向衰落背景下带动城市二、三产业发展的期许。“眼下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摆脱‘二房东’的身份。”

    发展新阶段遭遇现实困境

  从自发形成到企业规划投入再到政府支持引导,中国艺术产业园区的业态几经变化、产业不断升级,如今,有规划的艺术创意产业园已成为主流,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赵力看来,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调整转型的产物,但在新的发展阶段,艺术产业园区存在很多现实困境。

  “首先,艺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是艺术创意,如何保留和发展文化创意才是园区的根本任务;其次,随着商业体量的继续发展,旅游人流进一步挤压了从事文化艺术的在地人员,出现了艺术创意产业园的空心化。”赵力直言。近年来,规划性的艺术创意产业园不断涌现,这些创意产业园的选择地点一般是在城市的新区,或者是规划中的副中心区域,硬件标准比较高,但交通条件、文化设施等相对滞后。“这些与传统的文化区域相隔甚远又缺乏全面、系统文化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很长的发展周期,需要大力维护,所以从现阶段来看,成功的例子不多。”赵力认为,艺术产业园要走出现实困境,应该从内容、系统、生态和价值四个方面着力。

  而在郑培光看来,艺术产业园区要实现目标包括三个重要条件:艺术资源、财物支持、运营能力。“艺术产业园区不可复制,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模式。未来的艺术产业园区应该是更多元的社区平台、更国际的文化社区、更核心的城市空间。”

不久前,重庆北部新区和郑培光合作,引入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资源,对北部新区13万平方米的低端厂房进行改造。项目参照了深圳“南海意库”模式,投资逾5亿元,希望打造一个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观光休闲及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菊梦说,该园区将更加注重和城市文化的融合,比如园区内将有很多民间艺术元素,以及吊脚楼、坡道等重庆特色。

  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798艺术区同样面临挑战。“比如798游客越来越多,外界对此颇有微词,但这是艺术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无法避免的。对我们而言,游客增多导致压力更大,我们得在公共服务上有更多投入,但游客并没有给园区带来直接收入。”对于798的未来发展方向,王彦伶透露:在尊重商业规律的基础上,园区正在探索能否改变规则,更多地专注艺术和产业发展;在国际化的问题上,园区现已做出调整,正在做文化使馆区。

    艺术产业园区要成为产业链的源头

  虽然老园区面临挑战,但新的艺术产业园区仍在不断萌芽、生长,这么多的艺术区究竟有何作用,或者说,艺术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

   “艺术家希望得到创作和展示空间,设计工作室希望好的推广和合作,而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大众能得到什么。”在深圳华侨城创意园总经理刘洪杰看来,根据每个城市发展定位不同,城市里的艺术产业园区的产业模式也有所不同,相应地,园区作用也是多元的。“对我们而言,华侨城创意园希望为市民带来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上的改变和提升。”

  “艺术区是产业链的源头,应该在这里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成都蓝顶艺术区负责人、蓝顶美术馆馆长金延说。诞生于2003年的蓝顶艺术区入驻了何多苓、周春芽等多位当代艺术家,甚至一些北京的艺术家都在这里有工作室。在金延看来,艺术产业园区聚集了优秀人才,也就抓住了创新的源头,这是艺术产业园区的生命力和意义所在。

  “艺术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城市文化聚落,是联系着艺术创作、创意、生产和文化消费的重要平台。‘园区’二字有物理空间的意义,而‘园’字又意指具有精神价值的文化家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艺术产业园区未来需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艺术生态的源与流,即艺术创作的生产和社会文化供给之间如何形成更加有机的联系,在整个产业生态中如何更多地保护、支持艺术创作与创新,为艺术家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二是随着艺术产业园区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园区如何依托城市发展,根据城市的性格和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如何以艺术为引力,融合最尖端的科技,使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体现时代的文化语境和科技发展的支持。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mobile365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9280号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03号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8
联系地址:柳州市龙城路3号
联系电话:0772-2823532
传 真:0772-2823532
电子邮箱:eqls@163.com
>